當你對設計的第一印象是積極的,當你本能的覺得這個設計是好的時,很可能是因為一個或者多個格式塔感知原則在起作用。
當你看到設計中有一兩個你欣賞的部分時,很有可能就是這些部分遵循了一個或多個格式塔原則。
今天天健世紀科技小編給大家?guī)砀袷剿瓌t中的一個法則——簡潔法則(Pr?gnanz 法則)。
01、什么是簡潔法則
1910 年,心理學家馬克斯·韋特海默(Max Wertheimer)在鐵路道口觀察到一系列閃爍的燈光時產生了洞察力。
這類似于跑馬燈的燈光如何閃爍。對觀察者來說,好像一盞燈在選框周圍移動,從一個燈泡到另一個燈泡,而實際上它是一系列燈泡打開和關閉,而燈并沒有全部移動。
這一觀察導致了一組關于我們如何視覺感知物體的描述性原則。
這些原則幾乎是我們作為設計師所做的一切圖形工作的核心。
02、分析簡潔法則
人眼喜歡在復雜的形狀中找到簡單和有序——它可以防止我們被信息過載所淹沒
庫爾特·考夫卡:“整體不是部分之和”
這里面“和”代表了實際上并不存在的東西,從圖像中出來的東西是更多的、不同的,你看到的圖像比大腦感知的圖像更多且不同。
人們傾向于將事物視為一個整體,他們將不同的部分粘合在一起,使他們成為整體;當人們做事時,更傾向于將復雜性降低到最簡單的程度。
當我們看到復雜的形狀時,我們的眼睛會傾向于將它們轉化成一個單一的、統(tǒng)一的形狀來簡化這些形狀,去除無關的細節(jié),如下圖:
上圖中我們看見一條正在喝水的狗,我們的眼睛會自動將它們組成更簡單的整體,但是我們將放大圖片細看會發(fā)現(xiàn)它原本并不是一個整體,是我們的眼睛將它它們組成了一個簡單的整體,避免的我們的大腦在面對許多混亂的事物時產生焦慮。
如果你說上面的圖片中我沒看到狗,那我們看下面這張圖:
圖片是由一些線組成,線加上空間,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不同的,我們可以很輕松的看到一個立方體。
就像前面的例子一樣,我們的感知系統(tǒng)自動將線連接起來了,將圖片進行了簡化縮小差距并感知成了一個立方體,再舉一個經典例子如下圖:
大家都很熟悉的奧林匹克標志,我們在看到它時會傾向于將它看成5個重疊的圓,而不是各種彎曲連接線的組合,因為連接線的組合會對我們的大腦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如果你覺得我就是將它看成的連接線,而且并不覺得連接線復雜。那我們可以假設用最簡單的形式回憶奧林匹克標志,是連接線的回憶使用了更少的認知資源還是圓使用了更少的認知資源?
03 舉例
1、藝術中的簡潔法則
簡潔法則在藝術中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的下面這幅畫,他在畫中創(chuàng)造了狗和臉的錯覺。
2、簡單的形狀
正如前面所講的,人們通常會發(fā)現(xiàn)用一種需要較少認知努力的方式更容易記住和解釋形狀。
也就是說,人們發(fā)現(xiàn)與抽象的圖像相比,識別和記住正方形的要求更低,舉個簡單的例子:
上圖中的三個形狀中哪個最容易讓你記???
很顯然是第一個,因為第一個對回憶的需求最少,這就是為什么在UX設計我們要使用易于理解和回憶的形式,還有一個關于幾何圖形認知負荷:圓形≈矩形≤凸多邊形<凹多邊形:
在設計圖標時我們應該盡可能的避免復雜的形狀,最好將圖標的形狀設計成圓形或矩形,這樣可以減少用戶對圖形的認知負荷。
3、線框圖(原型)中的簡單法則
鑒于我們的眼睛會將元素塊組織到一個頁面中,我們在畫線框圖(原型)時就應該確立一個目標,要減少用戶認知負荷,設計出大腦能快速反應的形狀和形式,也就是設計出用戶一眼看上就就容易感知的設計。
04 總結
1、人眼喜歡在復雜的形狀中找到簡單和有序,因為它可以防止我們被信息淹沒。
2、如果你想減輕用戶的認知負荷,你可以使用簡單的表單并以明顯的和預期的方式對它們進行分組。
3、研究證實,與復雜的圖形相比,人們能夠更好地視覺處理和記住簡單的圖。
4、人眼通過將復雜的圖形轉換為單一、統(tǒng)一的圖形來簡化它們。
微信公眾號
業(yè)務咨詢:400-9969-069(24小時服務) 028-86052918
售后熱線:028-86052836
公司地址:成都市武侯區(qū)天益街38號理想中心3棟1810